今年重陽節期間,盧村鄉唐流村“新風堂”里可熱鬧了!偌大的禮堂里,以“同話鄰里情 共賞團圓月”為主題的移風易俗文藝匯演熱鬧開場。村里的老人們歡聚一堂,欣賞著輪番上演的精彩演出,度過了一段輕松愉悅的時光。
說起“新風堂”,“最美盧村人”、唐流村黨委書記劉長英打開了話匣子。以往婚喪嫁娶,村民們“講排場”、“怕丟面子”大操大辦,很是鋪張浪費。“新風堂”建成后,村民有了辦事的集中場地,“婚事新辦、喪事儉辦、喜事簡辦”,引領了一股節儉新風潮。大伙兒都說,這要歸功于“好人”劉長英的引領。“書記帶頭倡導,我們都很支持。”
一名好人就是一個榜樣,一個榜樣引領一個群體,一群好人引領一座城市風尚。在盧村鄉,從2013年舉辦第一季“最美盧村人”表彰活動起,7年多時間來,“好人群體”逐漸壯大,“好人效應”不斷凸顯,更在全鄉引發了“人人爭當好人”的“蒲公英效應”。盧村鄉宋陳村高山組村民組長沈克慶就是其中的一員。
“老沈是我們村里出了名的熱心腸!”每當談到沈克慶,當地村民口中出現最多的詞就是“熱心腸”。前幾年,為了給村民組修路,他沒日沒夜地挨家挨戶上門征求村民們的意見建議。針對修路資金問題,他更是帶頭捐款出資,努力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引導村民集資捐款。到后來,有的人還無償讓出土地,確保了道路了順利修繕,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
宋陳村困難群眾楊咪月房屋老舊,村委會及時對接了危房改造項目。在此過程中,沈克慶多次參與協調建房涉及的土地、道路等事項,尤其到了施工過程階段,他更是經常到現場查看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最終讓楊咪月一家搬進了新居。
“好人群體”在各個領域、各條戰線都綻放著光華。在文明創建第一線,“中國好人”談賢貴“守護母親湖”志愿服務隊定期組織黨員開展文明秩序勸導、文明禮儀宣傳、保護“母親湖”、文明新風等學習實踐活動,同時通過發放宣傳單、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開展文明創建宣傳,進一步提升群眾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越是危難時刻,越顯責任擔當。時間回到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猝然來襲。“關鍵時刻,我更要出一份力。”“廣德好人”——盧村鄉丁沖村婦聯主席李長梅主動取消休假,和鄉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戶上門走訪排查外地返鄉人員,并及時向大伙兒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很多時候,她忙得連口熱飯都吃不上。面對大家的稱贊,李長梅總是一句“這是應該的”。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如今在盧村鄉,孝老愛親、見義勇為等好人群體、好人事跡不斷涌現。“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用道德的滋養豐潤人心、匯聚民心,讓人人學好人,人人爭當好人蔚然成風。”盧村鄉黨委委員姚丹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