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盧村鄉宋陳村抓住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契機,積極指導該村傳鋒楊桐合作社通過股份制組建廣德市先雨農業有限公司,今年以來生產楊桐切枝、切葉產品1500萬把,實現銷售總額3000多萬元,其中出口創匯215萬美元,有力地推動了楊桐產業適度規模經營,實現了村集體增益、農民增收、合作社增效。
四種組織共同推進。按照“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營市場化”要求,宋陳村全面整合楊桐合作社、盧村供銷合作社、先雨公司和先雨公司黨支部職能,構建了“兩社一司一支部”新型股份合作農業聯合體運行模式。黨支部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區”、“黨員責任區”等形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把黨組織的組織推動、政策引導和發動群眾的優勢與合作社技術、信息、資金、市場優勢結合起來,組織黨員、生產技術能手與農戶三者結成幫扶對子,增強了群眾增收致富能力。
四級網絡形成覆蓋。依托成立的企業黨支部,對支部黨員設崗定責,設立了栽培管理崗、病蟲草防治崗、楊桐葉采收崗、產品收購崗等黨員示范崗。采取每名黨員聯系4名生產技術能手,及時解決苗木栽植、農資供應、技術指導、產品收購等問題;由每名生產技術能手聯系8-10名社員,具體負責對社員不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傳幫帶”實地指導,為社員提供栽培、林間管理、病蟲防治等方面專業化服務;由每名社員分別聯系3-5戶周邊種植農戶,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實現生產加銷售一體化。通過構建黨員帶頭發展、生產技術能手指導發展、社員示范發展、農戶共同發展的“四位一體”發展網絡,真正達到了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的發展目標。
四種模式助農增收。一是租金增收。合作社通過租種農戶山場,每年向農戶繳納租金,戶均增收萬元以上。二是農戶通過出售楊桐樹葉增收。農戶在自家農田山場種植的楊桐,生長成熟后,通過合作社同意采購,畝均純收益可達5000元,農戶得益1000多萬元,戶均增收3.5萬元。三是薪金增收。農民進入合作社從事楊桐切枝、切葉加工等工作并獲得報酬,年均每人工資收入4萬元左右。四是分紅增收。通過社員入股的形式,根據當年合作社生產經營情況,合作社每年年終召開社員大會,按比例分紅,現已連續多年實現分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