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奮斗,春華秋實。如今的東亭,天空常藍、大地常綠、河湖常青,自然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然而,在這美好生活的背后,是三年來全鄉人民的共同努力,是黨員干部的艱辛付出,是一千多個日夜的耕耘與奮斗。
三年來,我們精心扮靚鄉村環境,健全“鄉、村、組”三級聯查聯考機制。以全域整治為基礎,以“五清一改”為抓手,圍繞“統、分、拆、整、清、凈、美”七字訣,全面推動15個自然村綠化亮化美化提升,累計整修綠化1.3萬平方米、疏通溝渠2460米、播撒花籽7萬平方米、繪制文化墻3280平方米、拆除無功能用房370余間8100平方米、清理各類垃圾雜物160余噸。人居環境煥然一新,實現華麗蝶變。
三年來,我們堅持扮靚“面子”,夯實“里子”,不斷提升鄉村精細化管理水平。老舊集鎮集中整治,衛生死角全面清理,鄉村道路“微創”式修補,垃圾分類全面推廣,停車位科學分布,光盤行動全民參與。先后新增公共廁所3座,停車位379個、路燈650盞、徽派站臺46座,公共滅煙器60套,新建和改造道路超30公里。我們嚴抓細節,精準施策、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用“笨”辦法,下足“繡花功夫”,精心勾勒大美東亭的美好藍圖。
三年來,我們堅持“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陣地就延伸到哪里”“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服務什么”,如今,我鄉已高標建成黨性教育和文明實踐展廳、“紅立方”志愿服務驛站等特色文明實踐陣地11處,組建紅色東亭、“四心先鋒”、身邊好人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13支,累計開展理論宣講、鄉村春晚等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100余場次,叫響了“叮當騎士”“向日葵”“耆樂融融”等一批志愿服務特色品牌。文明實踐出新出奇,春風化雨浸潤人心,徹底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三年來,我們不斷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在全市率先開展以“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紅白喜事簡化簡辦”為主題的“兩禁兩簡”移風易俗行動,大力表彰在文明創建、移風易俗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累計表彰“東亭好人”“文明市民”“新時代好少年”等11批次269人。在全鄉范圍內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社會風尚,使文明之風常興常行。
三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造濃造厚傳統節日氛圍,沉淀文化精髓、夯實文明根基。無論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春節,還是“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的清明節,亦或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中秋節,都是我們寶貴的文化傳承,都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每一場精心組織的節日晚會,都是一場文化的饕餮盛宴,我們始終秉承人民群眾幸福的“軟指標”才是我們工作的“硬道理”。
一次次改變,一次次革新,一次次突破,一次次涅槃。
三年創建,磨杵成針。經過三年的不懈奮斗,群眾的生活環境更加整潔,干群關系更加和諧。大人講文明,孩子懂禮貌,百村千企大宣講更是使文明在全鄉蔚然成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征途漫漫、唯有奮斗!文明創建工作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必須以大國工匠的精神,精雕細琢,以精衛填海的毅力,持之以恒。只有人人參與、代代傳遞,我們在三年創建中鑄就的人民至上、眾志成城、勇創一流、無私忘我、精益求精的創建精神才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推動東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