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祠山街道始終把后備干部培養作為建強基層黨組織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加強后備干部選拔、培育、幫帶、任用、管理上下功夫,著力構建后備干部全鏈條培養模式,推動后備干部由“一專多能”向“全科全能”轉變,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多渠道擇優選拔,打造后備干部隊伍“儲備庫”。祠山街道突出政治審查,注重從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返鄉人員、農民黨員、應歷屆大專院校畢業生和表現優秀的村民小組干部中儲備后備干部,放眼各行業、橫跨各領域,常態化識別。建立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較高、朝氣蓬勃的后備干部梯隊,分類別建立清單,形成干部儲備培養的良性循環,確保使用上有梯隊、選擇上有空間。
多層次注重使用,配強干部激勵“發動機”。堅持鮮明用人導向,本著以事擇人、人崗相適的原則,對政治過硬、敢于擔當的后備干部大膽使用,在2021年換屆中選拔14名后備干部充實到村“兩委”班子,讓后備干部隊伍有干勁、有奔頭。堅持在信訪維穩、鄉村振興、網格治理等一線工作中發現和使用人才,對于敢于負責、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村(社區)兩委干部,優先考慮,經組織程序,納入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社區工作者考錄(招聘)公務員(事業編)范圍,不斷形成重實干、重實績用人導向,有效調動廣大干部積極性,2022年事業編制從“兩委”干部中公開選聘街道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名。
多方位強化管理,用活后備干部“蓄水池”。堅持把管理貫穿到選、育、帶、用全過程,實施一年一簽、一年一聘,后備干部進行跟蹤管理、考察制度,落實談心談話,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提醒。加強動態管理機制,使后備干部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采取召開座談會、實地了解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后備干部的考察和培養,考核注重后備干部政治立場、工作能力、作風建設、廉潔自律等方面在群眾中的口碑。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實行“優勝劣汰”,對各方面條件比較優秀的予以獎勵,對經培訓培養、幫帶指導后工作實績不突出、干部群眾普遍反映較差的,經黨工委研究通過后取消后備資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