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德市以非公黨建工作為抓手,把握文化、發展、引才三個重點,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建引領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效路徑,為企業發展提供凝聚力、向心力和生產力。
全方位建強組織,搭建“開心服務臺”。發揮好園區黨工委“一線指揮部”作用,吸收園區總工會、經濟發展局、綜合二十強企業黨員負責人等擔任園區非公企業黨委委員。強化產業鏈黨委自身建設,實行“4+N+X”鏈式管理模式,明確由園區領導干部任產業鏈第一鏈長,龍頭企業為鏈上主要單位,發改、經信等涉企部門負責人任助企聯絡員,逐步形成上下貫通的黨建工作新局面。以爭創“雙強六好”非公企業黨組織為目標導向,著力提升園區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質量,共創成省級“雙強六好”非公企業黨組織4個,市級6個。推動黨組織提煉黨建品牌,先后培育公元管道“七彩陽光”、固德威電源“中國紅光伏芯”等優秀黨建品牌,融合企業文化,不斷引領、服務企業發展。依托電子電路、智能裝配成套等四大產業,建設產業鏈黨建指導站,成立黨建工作指導員實體化綜合黨支部,強化指導站政治引領和服務發展職能,開展鏈上助企活動。建立健全黨群共建聯席會議制度,推動群建助黨建,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先后開展了“百企助力共創文明城”“小手拉大手”“寒假公益托管課堂”等活動,總結美諾華黨建帶群建、竹昌電子工建助黨建、正富流體團建助黨建等一大批優秀典型。
立體式鍛造隊伍,賦能“開心服務員”。抓好黨員骨干隊伍,將黨員發展指標重點向企業出資人、技術骨干和優秀一線職工傾斜,注重將經營骨干培養成黨員,將黨員培養為企業中堅力量。引導轄區非公企業黨組織在生產廠區、車間班組、重要崗位等共設置“先鋒示范崗”120個,“黨員責任區”180個。常態化開展“兩個摸排”,定期采集黨員信息,加強園區與村(社區)黨組織協調配合,開展“黨員亮身份”行動,通過“線上+線下”開設黨員招聘綠色通道10個。選優配強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通過“內部選、上級派、外部聘”等多種方式,推動非公企業從內部選舉黨員出資人擔任黨組織書記,積極選派優秀黨建工作指導員駐企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推動“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加強非公企業出資人、新生代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教育引導,建立黨建工作指導員定期談心談話制度,加大在重點企業、技術骨干、管理人員等優秀人才中發展黨員力度。常態化組織赴滬蘇浙等先發地區培訓學習,不斷提升指導企業黨建工作能力,同時注重發揮其組織協調能力,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問題。
多維度拓展范圍,優化“開心服務單”。及時發布黨委、政府強企惠企、助企紓困政策,以及人才、要素、服務等惠企項目清單,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文化、送培訓”活動,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結合依托“五員幫扶”和“問題幫辦 助企發展”等活動,走訪企業訪談職工和企業負責人,制發“紅色服務菜單”,通過建立“菜單+互助+共享”機制實現服務送上門。活動開展以來,完成走訪企業500余家,收集解決企業用工、融資、環保等各方面困難230余件,有效為企解難紓困。依托園區黨群服務中心、實體化黨建工作指導站,龍頭企業黨建活動陣地內設書記工作室,有效實現更多企業服務事項“就近幫辦”。在企業創建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科技創新先鋒隊和“紅領”工匠工作室,助力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構建“黨務工作者同盟”,集聚產業鏈黨建的組織力量,輪值舉辦“紅色座談會”、打造“共享黨課”,通過強幫弱、單幫聯和群建助黨建等方式,推動基層黨組織之間互助互動。建設開發區與滬蘇浙地區園區非公企業黨建交流共促平臺,定期舉辦“企業紅色沙龍”,暢通信息共享渠道。搭設結對幫扶平臺,推動企業參與社會公益,承擔社會責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